首页>检索页>当前

回到知识的生命立场:课程与教材建设的知识逻辑

发布时间:2024-04-12 作者:鲁子箫 来源:课程教材研究所

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要求,围绕国家教材委员会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部署,我们设置了“教材建设和管理笔谈”专栏,旨在宣传教材研究和教材工作新进展,加快推进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一起来看专家的观点——教材建设和管理笔谈㉖

image.png

鲁子箫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在这个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时代,课程与教材建设同样有陷入“知识过密化”误区的风险,由此导致新课程、新科目、新知识点不断挤进原有课程体系,课程系统内部自我复制、自我复杂化,形成不断“做加法”的课程建设,成为学习者“难以承受之重”。源于知识本身的问题最终还要从知识本身寻求突破,即知识观与课程教学知识的变革。

一是重建知识的生命立场。知识本位的价值立场、“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以科学为中心的知识内容、学科分化的知识组织形式等使得教学知识不断累加,知识的功利价值被不断强化。随着近代以来“人”被重新发现,从生命立场看待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强调知识的生命立场,便是将知识的育人功能放在第一位,视知识为涵育心灵、支撑生命成长、实现生命超越的工具,知识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品格气质养成、内心世界完满、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知识的记忆、理解、内化最终服务于学生个体生命价值实现,并通过生命价值实现自然外化为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在教学中,传统教学价值体现为认知结果比情感体验重要,而生命立场则持相对的价值观: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最紧要的不是记住其中的生字词,而是阅读过程是否愉悦——“愉悦”关乎生命,而“记住”关乎知识,正如有学者所说“做一个有生命温度的人远比做一个仅仅对课堂教学知识全面掌握的人更为根本、更为重要和更具决定性意义。”强调生命立场,并不是将知识与生命对立,也不意味着知识不再重要,而意在扭转看待知识的视角和态度,重新进行价值排序,在知识选择、组织与学习时,工具理性始终要为价值理性“让路”。

二是以“减法思维”精选课程与教学知识。在信息时代,通过不断延长学校教育年限、增加课程容量来应对知识增长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可行——既无法跟上知识快速更新的节奏,也无法凭借随时可能过时的知识适应未来社会需要。要改变不断往课程体系中增加知识的思维惯性,让知识的增减与组织重构服从人内在的生命需求,而不再依据知识本身的逻辑,剪除那些需要预先储备但可能一辈子派不上用场的知识,为课程“瘦身”。怀特海(Whitehead,A.N.)指出,避免思想上的呆滞有两条重要的戒律:“不能同时教授太多科目;如果要教,就一定要透彻。”课程不啻为精选、组织和传递人类知识的方式,还是赋能师生生命成长的“养料”,教授“恰切”而不是“越来越多”的知识应成为课程建设遵循的原则,要以生命的幸福完整为尺度和终极目的架构未来课程体系。蒙田(Montaigne,M.)说:“构造得益的头脑胜过充满知识的头脑。”课程挑选什么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不是因为这些知识需要被记住,而是因为这些知识对个体生命发展有价值。面对知识过密化和浅表化问题,智能时代的教育更应秉持知识的生命立场,回归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对基础性、原理性知识的理解,挖掘建基于事实之上的本体价值和普遍原则,而不是一味增加知识供应和提升知识难度。要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为学生腾出学习真知、感悟自然、体悟大道、觉悟生命的时间和空间,用有限的一生学习最宝贵的知识——只有知识教学建基于生命本体价值实现、回归知识的生命立场,教育才有可能跳出恶性竞争的旋涡,“减负”才能落地。

三是以“主题融通”重组课程与教学知识。当知识的分化严重阻碍人的全面发展,“融通”则成为技术主宰下知识进化的方向。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知识必须从学科分立走向融通,通过“条状重组”“块状重组”“条块融合”的方式把符号化的知识激活,把分割的知识点联通。知识融通意味着以项目、主题为核心重新组织教学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知识运用。知识融通并非将某个新的学习主题作为跟传统学科并列的学习内容纳入课程体系,而是围绕若干主题重构传统课程,通过主题式、项目式编排将以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领域的知识串入一个个鲜活的、意义丰富的学习主题,使教学知识既有温馨的生命关怀,又不乏各领域的基础知识;既能使学生在行动中锻炼能力,又涵育丰富的人文情怀。知识融通所追求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组织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组织知识,就是要以学生个体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为核心,形成围绕生命主题、融通各领域知识并使不同主题之间螺旋式递进和紧密衔接的教学知识结构;选择教学知识时要坚定人本主义立场,割舍与生命无关的知识类型。在此意义上,不是让学生自由地学习知识就能称作“以学生为中心”,而是要改变以知识本身为学习目的的价值取向。

四是开展“人机协同”的知识学习。在认知科学领域,借助大数据平台、智能终端设备、智能感知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把一些过程性、程序性知识的认知任务“外包”出去,是减轻人类认知负担的重要途径。随着智能感知、智能识别、智能推送等技术日渐成熟,乃至“脑机连接”的实现,可以预见,未来借助人工智能的信息搜索和提取将比今天借助互联网的方式更加即时、便捷、高效,甚至比从我们从自己大脑中提取知识更精准、快速、全面,依旧执着于知识记忆和认知训练的知识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本上,认知外包的意义在于帮助学习者从徒劳无益的信息获取中摆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更加有益生命发展的知识;进而从无休止的智力训练中摆脱出来,为心灵陶冶和德性养成腾出更大空间,让学习从“颈部以上”向下转移,使传统知识教学实现从外在到内在、从物质到精神的回归,把前者交给技术,把后者归还人,促进生命的整全发展。人工智能时代,虽然教学知识的智育价值仍得到高度重视,但依赖逻辑思维的知识教学强化的是一种注定被机器智能淘汰的能力。因此,基于生命立场的知识教学要让技术发挥有利于生命成长与超越的正向作用。技术进步的意义不是帮助人更快、更多地获取知识,而要走出“教学便是教知识”的观念困囿,通过 “人机协同”的学习进趋生命成长与升华。(作者 鲁子箫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本文观点摘自《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智能时代知识变迁中的教学知识变革》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